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1月10日 星期一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中天寺佛學講座 探討心經意涵與生活反省

佛學講座

字級

中天寺佛學講座 探討心經意涵與生活反省

【人間社 李安紀 澳洲布里斯本報導】 2025-09-17
國際佛光會昆士蘭協會洛根分會及中天分會,9月13日於佛光山中天寺五和堂舉辦佛學講座,邀請國際佛光會檀講師薛華亭主講「心經的意涵與生活反省」,本次講座由資深理事Shirley Hsueh現場中翻英同步翻譯,大眾聚精會神,台上台下互有問答,分享彼此見解,是愉快又不失嚴謹的「心經研討會」,近90人參與。

出席貴賓有昆士蘭協會會長羅淑灃、中天學校副校長李啟蘭、洛根會長熊子鋒、中天會長Sharon Corbett、西區會長林啟豪、觀音會長劉華、青年團團長Sam Liu及多位督導、理事,及昆士蘭大學教授馮延明和昆大教授Prof.Sritawat伉儷。

首先,薛華亭表示,佛法探討的核心內容是理解生命的實相,改善每個人的生活品質,是利益全人類的智慧。所以,要從日常生活實況來推究《心經》的意涵、《心經》帶給我們那些生活上的反省?最後提供務實的生活修行參考,學習自我解脫。

為了效法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生活化的講經說法模式,薛華亭拿出「安靜、鏡子、敲木魚聲」為道具來開場,帶出《雜阿含經》以「根境識」來詮釋「心」的道理,再以深入淺出的生活實例,逐句解釋整部《心經》的意涵、相應於生活上的反省及有效的修持法門。

課程投影片採中英文同步模式,配合經文提出一系列答問,如:從「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」得到什麼消息?什麼是五蘊?為什麼說「五蘊皆空」?而佛教說的「空」為何?痛苦煩惱從何生起,怎麼「度一切苦厄」?什麼是「照見」?要怎麼觀?《心經》的「無」指的是?「無智亦無得」總結了什麼重點?在問答互動中,引領大眾思考經文涵義。

薛華亭總結,《心經》引導我們領悟「空」的真諦,破除內心的妄想與執著。要領悟「空」的修持法門是「觀照」,在生活上不斷地覺知身心與外境的互動關係,自淨其意,邁向「般若波羅蜜多」的境界。

最後,薛華亭鼓勵大家多聽經聞法,練習觀照「身受心法」四念處,開發覺知的能力。生活中可以學習鏡子;練習覺知,停止自編自導自演;學習安靜,停止大腦的喋喋不休,最終以星雲大師的「三好、四給」做為修行總持,必能減輕煩惱痛苦,成就自在愉悅的人生。

聽眾古余珠分享,她雖然從小受天主教學校教育,但講座中聽到的內容,對生活有很大受益。
12345678910第1 / 211頁
追蹤我們